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世界平台有很多,再多韩寒的“一个”又能怎样呢?

2016-02-01 彭卡茜 好奇心日报


不管是资本强迫文艺青年们变得世故,还是文艺青年们自己要寻找出路,它都会归结到那些很现实的因素:倍增收入、利润、用户。

1 月 30 日,韩寒发出了一条微博,说“我们变了”。这说的是他名下的那个叫 ONE 的 App 更新到了 3.0 版本:以前它们每天推送一副画作、一篇小说、一个问答和一个东西(这也是叫 ONE 的原因之一),新版本里多了不少东西:比如增加了“个人日记本”功能,比如优化过的用户主页会按照图片、文章、音乐和电影来归类,比如电影版块聚集了当下即将上映或者正在上映的影片。 



这样的改版出来,难免会有人批评它不如以前那般简洁。几乎所有 App 扩充内容之后都会收到类似的评论,借用《纽约时报》曾经收到过的一个改版评论说:“这就好像有人闯进了你家客厅,把所有东西混着别的玩意又摆了一遍。”不过,众多评论之中,还有一种有趣的类比:现在的 ONE,和豆瓣未免也太像了。


在韩寒的微博评论里,你还是能看到一堆力挺韩少或者“岳父”的表态。不过同时你也能看到这些:


薛之谦的亲爱的:蓄谋已久啊是要取代豆瓣的节奏[喵喵][喵喵]


尖尖耳:这是要做豆瓣的节奏?


呱呱是个小坏蛋:会不会和豆瓣很像?


前进洛夫斯基:……说着“复杂世界里,一个就够了”,可现在一个也复杂了,我们不需要微型豆瓣。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1 月 28 日,韩寒监制的“ONE”母公司——上海有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外宣布获得了华创资本 6000 万元 A 轮投资,并宣称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做一个集电台、阅读、音乐和电影的文艺生活平台。


听起来,的确和豆瓣挺像的。


一位曾经代理过 One 的广告投放的人士对《好奇心日报》说,最早之前,ONE 的定位的确是“一个就够了”,它们旨在从纷繁复杂的信息里用专业的品味挑选出精致的内容。后来,ONE 决定做一个“给普通青年看的文艺阅读应用”。而现在,应用这个词已经不足以概括它们的前景,“平台”才是一个合适的词。


这个世界提“平台”的人太多,如果我们破解一下这个说法,它说的无非是:聚集用户,聚集内容。而且通常情况下,它是通过允许用户创造内容和尽量多地容纳外部合作资源来实现这一点的。


拿 ONE 新上线的电影版块举个例子,目前来看,他们的电影版权主要提供购票、打分、剧评服务。韩寒在微博里表示,“电影频道不接受任何电影的商业合作,只为保持客观独立。” 购票的合作伙伴是格瓦拉,这倒让我们想起格瓦拉 CEO 刘勇之前说过一句话,“卖票”这件事没有任何门槛,以后任何平台,只要有用户都可以嫁接卖票这项服务。”


▲新版ONE 的电影板块


韩寒之前也是做过平台的,如果你还记得的话。那个叫“短裤视频”由马一木主持,但到目前为止处于不了了之的状态。而以某一种内容为切入点的平台已经由太多,比如以漫画为切入点的“快看漫画”,“布卡漫画”等,比如在线平台的原创动漫平台“有妖气”,还有喊出要做“移动端的豆瓣”口号的 App “毒药”。众多平台里,“有妖气”是个榜样,一部《十万个冷笑话》让他们走通了从漫画—动画—电影—游戏的商业开发路径,之后他们便希望能孵化更多的作品。


现在,这支队伍里又多了“一个”。


ONE 吸引投资人和获得高估值的原因之一,在于它的确存在相当一批真实的用户。至于是不是像它们公布的那样“ 3000 万用户和日阅读过百万的活跃度”则无法证实,从改版回复后有褒有贬的大量评论来看,的确有很多人对这个阅读平台抱有预期。


其次,做了 4 年的 ONE 培养了一批青春作家,如蔡崇达、张晓晗、张皓宸等,而围绕他们的文学出版物,比如《皮囊》、《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和《世界上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等,累计已经获得了千万册销量。这也是投资方华创资本乐于强调的一点。新闻稿件里提到,ONE 上的畅销作品多数已完成版权转让,计划进入影视剧市场。ONE 的版权部门与出版部门也在去年正式成立,先是签约了 20 名优质作者,保障了 ONE 三年来培育的作者资源不再外流,同时与多家影视和版权相关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同时,ONE 也与《萌芽》达成战略合作,冠名赞助了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希望从更早期发现优秀作者。


更重要的是,韩寒不仅有 ONE。他还有另外两家,一个是专门做出版业务的果麦文化传媒,一个是电影制作公司亭东影业。一位知情人士对《好奇心日报》称,目前“一个”的电影版权属于“媒体内容”这一块,跟韩寒的亭东影业没有直接关系,后者还是一家电影制作、投资公司。但未来是否会产生关联则未可知。


所有这些,和一个可能成功的平台之间还隔着相当的距离。在投资人的语境里,平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孵化,而在于产生“IP”,产生效益。换言之,这里不仅仅要产生一个韩寒,最好能产生很多个。过往 ONE 可能过于倚赖韩寒的个人声誉和资源(从这次投资发布的效果来看也的确如此),但未来,它们可能希望削弱这一块的连带关系。


一位投资人对此的评论是:“一个”如果要做成别人做不了的事,不在于韩寒,而是 ONE 之前累计的大量用户和影响力。但如果只是按照这两点标准,那么市面上符合这两项条件的公司其实有很多。”


当大家把 ONE 和豆瓣做比较的时候,实在不是一个很好的迹象。作为豆瓣的创始人,阿北一定很早就在考虑平台的商业变现能力,豆瓣阅读此前也推出了人才孵化、付费阅读等服务,但始终没有找到合理的商业化路径。豆瓣的确是、至少是曾经是产生高质量内容的好平台,但是赚不了钱,它就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状态。这一点,也让很多为文艺情怀投票的人感到尴尬。


你看,豆瓣也是出过“失恋三十三天”这种“大 IP”的,但是这样的案例不够多,至少不够多到支持豆瓣盈利。如果我们在讨论一个平台,就不能把偶发因素作为它长治久安的凭借。不管是资本强迫文艺青年们变得世故,还是文艺青年们自己要寻找出路,它都会归结到那些很现实的因素:倍增收入、利润、用户,如果这些都没办法快速实现,那就到了找“接盘侠”的时候了。


我们曾经想针对这些看法听听 ONE 和华创资本的意见,它们暂时拒绝发表评论,只是说现在不太想强调韩寒这个招牌。



买电影票的应用那么多,留哪个最好最省钱?我们在 10 个城市对比了 15600 张票



重庆,那一片雾锁山绕之处|电影与城市



当其它公司在谈生态的时候,腾讯已经建起了一个局域网|Top 15 年度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